對于當前的房市發展仍可謂風云萬變。在當前的嚴峻形勢之下,仍然有許多問題留有懸念,比如關注度較高的房產稅,雖然呼聲高漲,但是直到目前為止,房產稅何時出臺,仍然"懸而未決"。
此前58安居房產研究院專家認為,房產稅2019年不會出臺,2020年出臺的可能性會更大。因為現在免征面積和免征套數仍然沒有確定下來,網傳免征套數3套起,人均免征40-60平米,目前來看也只是"謠言",并沒有得到官方的承認。
不過可以肯定的是,房產稅大概率不會按照房子"套數"來免征。你想想,一套房子有可能是兩三百平米的大戶型,也可能是四五十平米的小戶型,都按同樣的"套數"來免征,對于炒房者是一個利好,有失"公平"。
所以,房產稅的開征之前,國家很有可能先進行一次"查人"和"查房"的動作,通過兩種數據對比,來為房產稅的開征提供數據參考,其目的就是為了更科學的抑制炒房,讓炒房群體知難而退,住房回歸居住屬性,從而達到"房住不炒"的預期效果。
就在前日,房產稅又有新"動作",黨報于6月4日發布一條"人口普查將納入查房,或為征收房產稅提供數據支撐"的消息,文中明確指出,第七次人口普查,將徹查"人口出生"變動情況以及"房屋"情況。
消息一出,引起了人們的廣泛而已。
但是話音剛落,僅僅相隔四天,黨報卻發布了"反常"消息。
6月10日,黨報再次發布一條"查房"不會成為房產稅征收依據的消息。其中文中特別指出,普查"人口"和"房屋"將會為我國人口和住房政策調整,提供數據資料,但不會成為房產稅出臺的充分依據。因為房產稅出臺需要先進行"立法程序",然后需要全國人大的審議之后才考慮"執行"的問題,最后才會研究如何公平透明執行房產稅的問題。
所以黨報認為,房屋普查與房產稅出臺并不具有必然聯系,但對房地產稅征繳會提供必要的數據支撐。
為何黨報的前后"反常",說法不一致呢?筆者有以下觀點:
①黨報只是想理順邏輯關系,雖然普查工作決定不了房產稅什么時候開征,但是黨報明確指出,房屋普查對房產稅征繳會提供必要的數據支撐。
換句話說,房產稅和普查工作可以同步進行,互不關聯,并不會等待普查工作完成了,再征收房產稅,從這點來看就意味著房產稅可能提前。
②黨報可能會"虛晃一槍",大家都知道,今年是房產稅的"準備"之年,房產稅已經逐步提請人大審議,房產稅"近在咫尺",如果房產稅過早暴露了開征時間,就可能導致一部分炒房者提前"出逃",黨報盡量避開房產稅不談,目的就是想讓"風"吹的緩一點,吹著吹著,可能就真的來了,你還別不信,過去任何政策的實施,都是先打"麻藥",讓人摸不清真假,到后來突然實施,讓人措手不及。
聲明:本文轉載于網絡,僅供學習和參考,侵權刪